鲁网2月16日讯(记者杨成喜通讯员李先东薛阳卢绪坤)2月13日,沂南县远程心电中心的大屏幕上,316的数字前边被标注为醒目的红色三角感叹号,意味着曾有31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像资料从这里出具。
心电中心的专家们事后介绍这316的数字有多云淡风轻,诊断意见反馈时就有多惊心动魄。“316在我们看来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数字,但这数字背后是316条鲜活的生命,更是316个家庭。”心电中心的影像专家向记者介绍。
红色三角感叹号,一边是警示着曾经病情的凶险,同时也是沂南县远程心电中心的荣誉勋章。因为这31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无一例死亡,这不可谓不是医学治疗上的奇迹。
这奇迹的背后,是对沂南县医改成功的最好注脚。
一直以来,县、乡医院是基层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,但过去因医疗资源分配不均、基层服务能力弱化,县域医疗服务能力一度面临瓶颈。为破解这一难题,近年来,沂南县积极响应国家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要求,以医共体建设为契机,整合3家县直医疗机构,23家乡镇卫生院、396个村卫生室,组建三家医疗集团,实行人、财、物统一管理,构建起“县乡村三级贯通、资源均衡布局”的医疗服务新格局。让群众足不出村,便可享受到安全有效、公平可及、全面普惠的医疗卫生健康服务。
基层不强,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就难以根治。为此,沂南县将“强基层”作为医改的重要目标,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倾斜。县直医院专家定期到乡镇卫生院坐诊带教,基层医护人员轮流到县医院轮训,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,促进了县乡医务人员的双向交流。截至目前,沂南县累计下派专家和骨干医师240人,已有284名基层医护人员在县医院急诊、重症监护等科室完成轮训。“我刚从县医院进修回来,学到了很多新技术,现在看病更有把握了。”辛集镇卫生院全科住院医师王希龙说。
凭借信息化赋能,沂南打通了医疗资源“最后一公里”。通过远程心电、影像、检验等六大中心,实现了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的无缝对接。
“您的心电图检查结果马上就能传回来,稍等几分钟。”在辛集镇刘家庄子卫生室,村医刘焕奎一边安抚患者,一边将心电图数据上传至远程诊疗平台。不到3分钟,集团心内科专家的诊断结果就传了回来:心电图显示有轻微心肌缺血,建议调整用药,定期复查。
3分钟的准确诊断,刘焕奎为患者能够提供更精准的治疗方案。遍布在群众身边的村医,正在用日益精进的技术服务着左邻右舍,让弥足珍贵的名医资源沉入“寻常百姓家”。
心电中心屏幕上的数字还在发生着变化港股配资招商,一个又一个医学上的“奇迹”还将在沂南大地上发生,沂南“医心”为民的改革,悄然间让无数濒临破碎的家庭在大数据的流转中转危为安。
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实盘配资最优秀的公司_全国配资最好的公司_国内正规实盘配资网站观点